种下“希望”的树——记中共上海市委党校“希望之树”爱心协会

编辑:admin 日期:2019-03-10 09:35:46 / 人气:

赵大朋是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的一名教师,2013年夏天,作为研究生班辅导员的他带着学生一起加入了党校“希望之树”爱心协会,来到山东滕州支教、调研。从那以后,他的工作、生活就和这棵名叫“希望”的树连在了一起,从热情的参与者变为务实付出的协会负责人。
他的电脑里保存着很多照片,记录着这几年和爱心协会的志愿者们一起走过的路、见到的人、做过的事。赵大朋说,最难忘的一张是2015年夏天在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拍下的。照片中那间昏暗的屋子,是1个老人和3个孩子的家。他们的到来,让孩子们有些拘谨,小手小脚不知该往哪里放。当问起对未来有什么希望时,一位小女孩回答说:“没有想过。”问起有什么爱好,小女孩很快答道:“喜欢唱歌。”于是,照片里的她在众人面前唱起了歌,她的眼睛是那么亮,在她的头顶上,一束阳光透过天花板上长长的裂缝照在女孩脸上。赵大朋说,那一幕让他久久不能忘怀:“我们要为孩子们做点事,她们的未来应当有希望。”从那以后,爱心协会就和这户人家结对帮扶,当年唱歌的小女孩如今已读到初中,还在认真继续学业,依然喜欢大声唱歌。
让赵大朋和伙伴儿们开心的是,上海市委党校“希望之树”爱心协会自2003年5月成立以来,就这样一点一滴种下了许多“希望”。从对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两所小学十几个孩子的助学开始,逐渐发现更多需要关注的地区。哪里有需要,他们的足迹就到哪里,从贵州、新疆、广西、安徽、浙江、山东到上海。同时,协会还在不断探索完善志愿服务模式,努力做到按需精准捐助。
“仅有财务资助,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。志愿服务要解决‘供需矛盾’,切实解决孩子的实际困难,真正做到精准扶贫到位、到人、到心。”赵大朋说,协会的志愿者们通过实地走访、调研,列出需求清单。比如,云南的孩子们离家远,无法解决午饭问题,就捐建食堂;孩子们没有课间活动场所,就建操场、图书阅览室;孩子们光脚上学,就捐鞋子;没有课外读物,就建爱心图书室;没有衣服穿,就捐衣服;缺少文具,就捐文具。
志愿服务中的感情持续投入也至关重要。赵大朋告诉记者,协会结对资助的孩子中留守儿童占了很大比例,还有单亲家庭子女甚至孤儿,如今孩子们完成学业已基本不成问题,但成长的关键更在于心理健康。师生志愿者们利用暑假到当地支教并陪伴孩子们,从2006年起,连续10年和上海师范大学支农社、上海航天局第八设计部联合主办十届“新苗杯”,通过“新苗杯”作文、演讲、绘画竞赛,为上海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们提供展示的舞台、交流的平台。协会还创设“花语云情”项目,在上海和云岭间架起一座座“彩虹桥”,让同龄的孩子们通过书信交流,联系感情,共同成长。在“一对一”结对中,志愿者们通过书信和孩子们谈心,志愿者们多了一个身在远方的孩子,孩子们也多了一个远在上海的叔叔阿姨。
15年来,爱心协会的成员来来往往,有连续10余年坚持助学帮困的党校教师,也有毕业离校的研究生依然“常回家看看”,参与爱心协会的活动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。到今年3月,上海市委党校“希望之树”爱心协会共注册志愿者342人,累计开展志愿服务85000小时。协会每年都开展爱心募捐活动,累计收到善款251066.39元,累计捐助云南、贵州、安徽、山东四地贫困学生348人次;“一对一”资助50余人,近10万元;先后捐建近20个爱心图书室等设施;已使7个省市20所学校3000多名孩子受益。

现在致电 021-5555122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Top 回顶部